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蒋夫尔)日前,2024年中国—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,会议聚焦推进中国—中亚教育与经贸协同发展、助力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,站在新的起点上,拓展教育合作“朋友圈”,共同谋划中国—中亚教育“同心圆”。
论坛上,来自中外的与会嘉宾围绕中外合作办学、“一带一路”教育国际交流、国际化人才培养、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国际共同关切,交流前沿思想、创新理念与最新实践,共同探索建设性解决方案。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国立大学校长乌森诺夫·科尼什别克表示,“期待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和青少年交流,拓展教育合作‘朋友圈’,在教育领域继续进行富有成效和互利的合作。”土库曼斯坦教育部副部长阿曼诺夫·亚历山大希望通过联合创建在线平台,让两国大学、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共享教育教学资源。建议定期举办产学研用专题论坛和学术交流会议,更好地促进交流,提高师生专业素养,加强联合科学研究。
据了解,此次会议聚焦推进高校国际化建设、高层次人才培养、科研成果转化、产教融合发展等,进行深度交流合作,有助于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实现科技、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衔接,共同推动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。会议现场,新疆大学、新疆医科大学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、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等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签署了14份校际交流合作协议。
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复兴教育大学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物流交通大学围绕国际经济与贸易、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开展合作。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唐晓冰说:“我们将在课程建设、师资培养方面深化合作,一起探索产学研用、多元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,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,促进国际理解和包容,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国际人才。”
近年来,新疆医科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医学教育、科学研究、医疗服务等领域的资源禀赋,持续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医学教育联盟、“一带一路”中医药发展联盟,与俄罗斯、格鲁吉亚等13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,截至2023年,已培养来自41个国家的160名硕博研究生、1800余名本科生。
据悉,未来,中国新疆将积极深化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教育领域交流合作,广泛开展国际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学术交流、师生互访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,共同推动产学研用合作深入发展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。